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关于湘潭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登)

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0-03-27 09:07 【字体:


湘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7.63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737.4亿元,增长10.4%;规模工业增长8.5%;财政总收入增长-6.9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8%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8.8%;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4%。

  主要工作和成效有:

  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新动能。全市产业投资增长25%,技改投资增长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4%,技改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为4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为18%。48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5%。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位居全省前列。

  深化改革创新获得新进展。依法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57项、129项和33项。成功争取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湘潭。依法推进4项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实施。实现信用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无缝衔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5%。车辆可靠关键技术、复杂废铅酸蓄电池清洁再生系统技术与集成设备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园区提质进位实现新跨越。相关园区在全省产业园区最新综合排名实现较大幅度的进位。全市园区以占1.84%的面积,创造了全市75.9%的规模工业增加值、85%的高新技术产值、54.4%的财税收人。

  对外开放崛起迈出新步伐。策划发布年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94个,总投资5578亿元。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0个,新增“三类500强”企业16家。进一步下放外贸备案登记管理权限。搭建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平台,拉动小微企业出口增幅20%以上。全市园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扩大到5家。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共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8-2019)中的20项重点合作任务。快速推动“两干一轨”等项目建设。深化三市旅游业合作开发、信用激励和惩戒联动。三市在血液库存信息共享、异地报销和就医结算、养老关系及时转移、社保保障卡通办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新成效。编制“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绿心整治工作获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表扬。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率位居全省第5。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市1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 II 类水质。在全省率先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治。

  社会民生事业获得新进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341户1160人全部搬进新居,基本实现了旧房拆除率、复垦率、脱贫率100%。新增52所公办幼儿园。初步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获批全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试点市。切实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铁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维护了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城市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实施城市双修项目175个,完成投资15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实施棚户区改造4182户,分配公租房490套。新建和提质改造综合农贸市场8处。升级垃圾中转站78座,改造开放式垃圾池1584个。整改、新建城区公厕264座。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54个。

  乡村振兴发展探索新路径。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十个特色小镇分别完成投资24.3亿元、26.3亿元。农业“3+3”产业集群产值达900亿元。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4家。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1万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全市农村耕地流转比例达61.1%。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强化科学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和协同审批平台。制订实施"一湾一环六组团"发展规划。研究"两干一轨"两厢土地城市设计、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

  (二)做强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抓好“一谷三城”和“1+4”产业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全市核心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名录收录标准,储备完善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三是推动制造业引领发展。完善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及其“两图两库两池”。加快工业企业云平台建设,组建湘潭智能制造研究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四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组建长株潭物流发展战略联盟,推动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落地。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深入实施企业上市“蝶变”行动计划。

  (三)扩大有效需求,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抓好“135”工程升级版项目建设、省“五个100”工程。强化民间投资支持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引导措施。加快推进“一站两城十五片区”开发建设。二是着力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培育医养健康等消费热点,培育一批数字商务示范企业,激发消费潜力。三是着力促进外贸发展。积极争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内销选择性征税等试点政策落户我市。

  (四)提质产业园区,支撑高质量发展

  落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引导园区争先进位。坚持各园区主特产业定位,凝心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探索飞地园区发展,加快长沙雨花经开区(与韶山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五)深化改革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攻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对下放权限的监管。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快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做细做实“四长联动”机制。二是全面加强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莲城人才行动计划,推进“智造莲城”路演,推动碳纤维材料系列产品、无人机用温循电缆等先进科研成果转化。

  (六)加强区域协调,带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长株潭城际轨道和“两干一轨”为纽带,着力打造“两干”特色经济走廊,推动长、潭两市主城区融合。承办好长株潭城市群第三届书记联席会议。二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对标对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八大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县域省级园区、乡镇工业园区与国家级园区之间的协作,合作共建产业基地、战略联盟。

  (七)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切实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实现2020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落实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实施方案,确保政府债务不新增、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三是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深入贯彻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深化长株潭联合治理大气污染,推进省级土壤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

  (八)着力抓好城市建管,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着力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在提升城市品质上精准发力。抓好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市域城区至韶山、湘乡、湘潭县南部的快速通道等项目的建设。推进低碳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推进“2019小镇中国(湘潭)发展大会”特色小镇签约项目落地。深入开展创卫工作,努力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常态长效。

  (九)努力提升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推进雨湖益智建元中学等5所高级中学项目建设。加快城乡“网络联校”建设,建成芙蓉学校2所。大力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促进分级诊疗。抓好保供稳价工作,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抓好治安防控,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来 源:市发改委 责任编辑:唐清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