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既是我国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阶段,又是稳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胜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关键时期。科学编制《湘潭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美丽湘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编制过程
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开展了调研评估论证评审及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在认真学习研究上位规划,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湘潭实际,形成《湘潭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由三大板块、9个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为总论(第一章至第二章)。主要阐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存在的问题,“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任务和具体指标。其中具体指标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绿色发展”四类共28项核心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5个,指导性指标13个。需重点说明的是“PM2.5年平均浓度”这项指标,省级初步制定目标值是2025年达到35μg/m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省级初步制定目标是2025年达到87%。考虑到2020年我市PM2.5年平均浓度39μg/m3,就我市目前的空气质量现状而言,十四五末达到目标值难度很大,需要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共同努力(指标体系详见附件)。
第二板块为主要任务(第三章至第七章)。《规划》编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分领域、分要素部署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6项重点任务,包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第八章至第九章)。为强化项目支撑,专门设置了“十四五”期间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精准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系统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防范环境风险,建设“无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8个专栏。与之相对应的设置了重大项目清单,包涵136个项目。为确保任务落实落地,从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落实环保资金投入、加强实施评估考核等方面明确了推进规划落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