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和《湖南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文本基本精神,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历时一年半编制了《湘潭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现实基础、第二章是总体要求、第三章是空间布局、第四章是产业发展重点、第五章是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六大工程、第六章是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章现实基础:
1.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总量稳步攀升、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迅速发展、作用贡献日益凸显、开放创新继续深化等六方面成效。
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总量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差、特色优势偏弱、新业态发展缓慢、发展环境不佳等五大问题。
3.面临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战略支撑、科技革命、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内需提升等六大机遇。
第二章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略)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四是坚持科技赋能与融合发展相结合;五是坚持立足市情与服务民生相结合。
3.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服务供给支撑,将湘潭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部康养服务中心、湖南产业融合发展第一阵营、长株潭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枢纽。
4.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居于全省上游,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服务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新业态发展成为省内先导示范和核心增长极,整体辐射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有较大提高。
第三章空间布局:
坚持“资源集约、产业集聚、核心辐射”的原则,形成“一地引领、一湾辐射、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即:
1.一地引领。依托伟人故里,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两块全国第一的“金字招牌”为基础,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2.一湾辐射。积极推动“大湘江湾区”建设进入国家和省级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湘江两岸科创走廊和总部经济,充分利用滨江资源着力发展高端高雅的不夜经济,推进高端人才社区以及绿地城际空间站等多片区开发建设。
3.多区联动。对各县市区、园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功能片区进行了规划。
第四章产业发展重点:
1.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大健康服务业三大主导服务产业。
(1)文化旅游业。力争到 2025 年文化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7%以上,全市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2)现代物流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超过8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三。
(3)大健康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以上。
2.培育壮大科创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金融业、高端商务服务业、检验检测业五大新兴服务产业。
(1)科创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国内先进地区接轨的科创服务体系,力争全市建成各类新型科创平台20家以上。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3)现代金融业。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左右,主要金融业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4)高端商务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高端商务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形成完善的商务服务市场体系和集聚度高、特色优势明显的商务服务基地。
(5)检验检测业。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市场运作为主、层级结构合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3.转型升级批发零售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养老服务业五大传统服务产业。
(1)批发零售业。力争到2025年成为中部领先的商贸流通强市。
(2)家政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城市家政服务实训能力全覆盖,搭建托幼服务体系,争创儿童友好城市。
(3)房地产业。力争到2025年,住房保障和市场体系基本完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机制长效有序运行。
(4)餐饮住宿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备高档次高接待能力的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品质、规模特色和创新能力的湘菜旗舰店。
(5)养老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及服务网络达到全覆盖。
《规划》中围绕加快三大主导服务产业、五大新兴服务产业、五大传统服务产业发展分别提出了工作举措。
第五章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七大工程:
提出了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优化工程、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两业”融合示范工程、商圈提升工程、平台载体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工程等七大服务业提质增效工程。
第六章保障措施:
提出了落实落细健全组织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要素支持、完善监督考核等五大举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