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入长株潭一体化 努力实现“小县城大作为”
嘉宾: 郭勇
职务: 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15时
摘要: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勇做客湘潭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嘉宾: 郭勇
职务: 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15时
摘要: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勇做客湘潭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湘乡作为长株潭都市圈向西辐射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郭 勇:近年来,湘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大力推进“三大进位”工程,主动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在经济贡献、产业发展、交通互联、生态联治、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
一是奋勇争先,经济基础更加稳固。2023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564.17亿元,排全省第8位,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8.2%、7.2%、5.8%,是全省经济增速较快的县市之一。
二是集群育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电力电工和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一主两特”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电力、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产业税收同比增长19%、366%、25%。维泰科技、振添光学、双富新材料、巨强科技入选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名单,中化学、中广核、中能建、中铁建和省建投、轻工盐业和裕能等一批央企、省属国企和优秀民营企业进驻湘乡,裕能碳酸锂、能星新材料、镁基中试基地三个战略性、标志性项目顺利投产。培育了埃普特、巨强科技等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有效企业数达97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突破329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达502家。电子信息产业园38家企业聚链成群。“电力湘军”入选2021年全国电力行业最关注劳务品牌和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2022年12月省发改委明确将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湘潭·湘乡)列入重点先进制造业省级配套产业园区布局;2023年6月承办了中国(湘潭·湘乡)非洲电力劳务合作对接会,是中非经贸博览会自举办以来首个以县市区名义承办的活动;10月省商务厅批复在湘乡设立中非能源劳务合作产业园。目前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70家,其中电力施工企业61家、培训机构2家、检测检验企业1家,分施工总部、设备制造、检验检测三个空间上不直接相邻的区域进行布局,初步形成了集电力施工、电力设备制造及检验检测于一体的产业链。
三是大抓基础,互联互通更加高效。持续加快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国省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泉塘通用航空机场、神龙万里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群众期盼多年的G320绕城线、G240湘韶城际快车道实现通车,益娄高速涧山互通、醴娄高速湘乡段建设顺利,对外大通道畅通水平大幅提升。梅桥镇风电场、褒忠山风电场、壶天镇分散式风电场、白鹭风电场项目建成运营。成立市数据局,持续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资源管理建设。
四是深化改革,共建共享更加便利。立足湘乡优良生态、优质农产品、丰富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长株潭地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和“后花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90.1%,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 III 类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全省首个绿色金融示范县市,建成全省首家县级绿色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湘乡绿色支行”,湘乡市行政中心获评全国首张县级政府办公区“碳中和”证书,筹建全省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1.48万亩。“两茶两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改)建油茶林5.35万亩、茶园0.53万亩,2023年壶天石羊上榜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声誉前100名。永嘉农业“嘉宝源”菜籽油入选“湖南好粮油”。丰富的粮食蔬果为长株潭市民提供了新选择。水府旅游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茅浒水乡焕然一新开门迎客,棋梓镇水府村跻身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连云生态农庄获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古龙湖、汤泉谷、农夫宝等旅游目的地为长株潭周末游提供了新去处。
主持人:进入新时代,湘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历史机遇?
郭 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大势趋势形势,我们面临着重大机遇。从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看,拉动效应将会集中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必将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从省、湘潭市发展大局来看,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作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重要指示。2023年12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到湘潭调研,要求湘潭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上主动作为。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对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为核心,引领带动“一核两副三带四区”联动发展,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潜力活力,赋予了长株潭一体化新使命、新内涵、新要求,必将助推我市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资源配置,全方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湘乡发展基础看,新旧动能正在加速转化。绿色化工片区开辟了产业发展新赛道,裕能、能星、镁基等一批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融城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只要我们精准抢抓外部机遇,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发挥自身基础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就一定能创造湘乡发展新辉煌。
主持人:湘乡面临诸多历史机遇,将如何以实干担当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郭 勇:我们将把全力融入国家大战略和长株潭一体化作为加快发展、缩小落差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小县城也有大作为”。
一是以锐意进取的闯劲,做大县域总量。始终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力攻坚工业经济、项目投资、城乡建设三大战场,在总量上追、在质量上赶、在速度上超,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确保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
二是以不畏艰难的拼劲,升级经济增量。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攻坚“七个强市”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31个,完成年度投资203.7亿元。聚焦产业“引”项目。紧紧围绕“一主两特”产业,推行招商引资正面清单新模式,着力招大引强,确保全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3家以上,重点打造先进储能材料、氟(盐)化工、镁基材料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与长株潭城市圈形成产业链条上的互补和协作。聚焦城市“建”项目。建设醴娄高速湘乡段、益娄高速涧山互通,启动四大桥前期工作,拓展县城新区,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园片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速推进城市更新,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和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启动涟水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提升城市能级。聚焦景区“谋”项目。精心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大力建设东山书院、涟滨书院、孔庙、云门寺、伏虎井等文化地标,加快推进大东山旅游片区建设,擦亮文化名片。聚焦政策“争”项目。抢抓“双碳”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实施十大“生态强市”项目为抓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持续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3件大事,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力促棋梓、翻江风电和压缩空气储能开工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湘乡,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
三是以敢于担当的干劲,增强发展能量。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紧扣国省改革试点任务,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园区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等改革事项上持续用力,切实做到以改革强动能、激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锚定国家级经开区目标,统筹抓好园区“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进一步强化园区经济功能。深化与中化学、中能建、中铁建、省建投、省轻工盐业、省财信金控、湘潭城发集团、湘潭产业集团等战略合作。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发挥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政策效应,突出亩均效益导向,加快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及闲置低效用地,打造“土地超市”。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功能,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全力争取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改革,常态化开展金融保链强链行动,力争新增贷款35亿元。坚持数字赋能,持续深化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农业、智慧文旅、数字安全等一批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
四是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提高生活质量。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高品质的幸福美好生活。弘扬一方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传承湘乡丰富的“红、古、绿”资源,做活红色旅游、做强生态旅游,深化文旅融合,挖掘湘乡美食文化,打造“湘乡一桌菜”,唱响红色、山水、人文、美食“四个湘乡”旅游品牌。守护一方平安。实施十大“基层治理强市”项目,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平安湘乡。富裕一方百姓。实施十大“农业强市”项目,深入开展“五个促增收”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群众就业创业,推进共同富裕,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力争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200个以上、100万元以上的村5个以上。